轮椅上的慈善“领跑者”——记爱心助人的湖南省东安县重度残疾人曾垂祥
2014-08-20 15:40:20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东安 | 作者:佚名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8547

  湘桂边境湖南省东安县城的曾垂祥今年春节收到一份特殊“年礼”:两只白白胖胖、洗得干干净净的大萝卜。身患重病、家贫如洗的唐裔院以此感谢“曾老板”的多年资助。

  在小城东安,下肢瘫痪、坐着轮椅在生意场上打拼的曾垂祥算不上什么大老板,但他却连年组织寻访困难户的“民间调查”。3年来,他用约30万元现金和各类物资接济了数百名孤寡老人、大病患者、贫困学生和重度残疾人。

  曾垂祥的“轮椅慈善”在当地传为佳话,带动着更多人加入其中。

  劫后余生,对爱心和慈善有了认识

  46岁的曾垂祥在东安火车站附近拥有招待所、酒家、停车场和汽车销售店,但都是“袖珍型”的。

  “我站不起来。”曾垂祥坐在轮椅上对大家拱拱手。记者看到,曾垂祥局促的办公室兼接待室里,四壁挂满了各种答谢他扶危济困的锦旗。

  “我帮别人,是因为最绝望的时候别人帮过我。”曾垂祥早年与妻子在国道旁经营饭店,一心一意挣钱。

  2005年,曾垂祥在家中修房子时不慎坠楼,这场横祸让他从此半身瘫痪。曾垂祥回忆那段艰难的时光:好朋友刘小忠天天在医院陪他说话,鼓励他活下去。妻子悉心照料大小便失禁、动弹不得的丈夫,不离不弃。对未来似乎“翻身”无望的曾家,亲友仍捐款和借款20多万元……

  “不亲身经历,不知道遭遇天灾人祸的痛苦;不知道别人一点爱心,会给困境中的人多大的希望。”曾垂祥说。

  开会发“红包”,帮最困难的人渡难关

  重拾信心的曾垂祥坐着轮椅,用3年时间把生意又做了起来。东安县民间慈善人士李平贵说,“曾老板”做生意优先安置下岗职工,按时发工资并购买保险。除了营商,还热衷于和残联、慈善组织联络,委托李平贵等人走村串巷四下寻访特困户。

  “对有劳动能力、经济条件过得去的,我不捐。”曾垂祥说,“我财力很有限,托人调查,有些还自己上门核实,是想帮最困难的人渡过难关。”

  前不久,曾垂祥在当地针灸医院听龙医生提到,一位老农的女儿生病瘫痪,连每天60元的治疗费都付不起。为了省车费,父亲每天背着女儿求医,走很长的路。“我摇着轮椅到女孩病床边,把身上全部1400元都给了她父亲。”曾垂祥说。

  从2009年开始,曾垂祥连办4次大型捐款活动:把经过事先调查核实的残疾人、困难户、贫困学生聚在一起,每人发400元至1000元不等的“红包”。迄今,光“红包”就发了约30万元。逢年过节,曾垂祥或送物资,或送棉被。2010年中秋节,他还给300户农村困难户每家一盒月饼,外加200元钱。

  “困难户有钱过节,能买肉买鱼,他们高兴,我也高兴。” 曾垂祥说。

  积小善为大善,希望带动社会行善

  曾垂祥的抽屉里有厚厚一叠刚收集起来的困难户调查表,这是为第5次捐赠搜集的资料。

  曾垂祥说,年年开大会发“红包”,不是想出风头,“是为了今年10个,明年后年就是20个、30个,带动更多东安人出来为慈善出钱、出力。”东安县委外宣办主任张明说,近年来,当地有不少爱心人士加入曾垂祥的慈善行列。

  东安县第一中学贫困生小萍(化名)去年获得曾垂祥的资助。班主任王老师说,小萍品学兼优,是个热心公益、乐于帮助同学的好孩子。

  “曾叔叔的帮助让我更明白乐于助人的含义。”小萍告诉记者,她将来当老师,就要培养学生乐善好施,把爱心传递下去。

  “我只要能动,就拼命挣钱,挣了钱就回报社会。”曾垂祥说,他去过上海、福建、广东等地考察,想办一家能帮更多残疾人老乡就业的公司。“我想让更多有困难的人感到社会的温暖,让他们懂得世界上还是好人多。”

责编:东安

  下载APP

东安融媒